查看原文
其他

【每日一膳】养胃健脾、舒筋活血的姜母鸭


在低温来袭的日子来一锅姜母鸭暖暖身子,那种感觉就好像沐浴在冬日煦煦的阳光中,有种幸福的感觉。


美食背后的故事

        姜母鸭这道美食发源于闽南地区,是那里最受欢迎的食补小吃之一。据 《中国药谱》及 《汉方药典》 两书所记载,为保君王龙体,商代有位名医叫做吴仲,利用麻油、烧酒再加上姜炖煮鸭肉,汤汁香而味鲜,甘甜中带着些许姜的辛辣感,吃下之后可以提振精神,并且全身感到血气通顺,舒畅无比,被视为是滋养进补圣品。后来流传至民间,成为一款名菜。生姜也叫姜母,所以这道菜被称为“姜母鸭”。

小贴士

  • 同一道菜,在闽南不同区域做法也有差异,泉州的姜母鸭近似汤煲,会加入大量药材,类似药膳,厦门的姜母鸭用料简洁,成品干香,一湿一干,各成一派。但原料的选择是一致的,都选红面番鸭为原料,番鸭是舶来品,素来被视为补壮身体的珍品。成鸭肉质鲜嫩而油脂含量较少,很符合当代人饮食低脂的需求。


  • 由于姜母鸭在烹饪过程中不再调味,所以腌制时要下足功夫。首先用盐和味精对鸭子进行按摩,鸭肉的入味全靠此举,之后抹上酱油、两种姜粉,细细抹匀,再添上花雕、米酒,一来去腥,二来增香,这里所用的米酒是广东米酒,不同于南方的甜米酒,广东米酒用大米酿造,通过发酵蒸馏,味醇深厚,虽有一定度数,却不会像白酒那般酒味过浓而抹杀别的食材的味道。

  • 姜母鸭的另一重要食材就是姜,姜分两种,生姜提升阳气,沙姜性温祛湿,有独特的香气,在这道菜里很是提味,两种姜片同时入锅,用小磨香油煸炒,直到姜片水分挥发,收缩泛黄后连同香油一起铺在砂锅里,摆放上腌制好的番鸭,加足花雕与米酒大火炖开后小火慢煲,在这里等待的时间最为难耐,因为香油、米酒的味道始终萦绕,浓郁得太诱人。最后米酒被收干,锅底只余香油和姜片,但酒香已悉数被番鸭吸收,所以成菜味道鲜香,甘辛兼备。整个过程真可谓炮制虽繁,却不敢省人工。


  • 这道菜的药味,酒味和姜味都很重,要习惯它的人才会喜欢,


姜母鸭食色诱人、香气扑鼻、味道鲜美,营养丰富;春夏祛暑湿、秋冬祛肺燥,养胃健脾、舒筋活血、祛寒化痰等功效。


鸭肉功效:

鸭肉性味甘、咸、平,微寒,功可滋阴补血、益气利水消肿。


姜的功效与作用

味辛、性微温,归肺、脾、胃经。发汗解表,温中止呕,温肺止咳,解鱼蟹毒,解药毒,特别对于鱼蟹毒,半夏、天南星等药物中毒有解毒作用。适用于外感风寒、头痛、痰饮、咳嗽、胃寒呕吐;在遭受冰雪、水湿、寒冷侵袭后,急以姜汤饮之,可增进血行,驱散寒邪。

禁忌人群:久服积热,损阴伤目;阴虚、内有实热、患痔疮者忌食;高血压病人慎食。

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